欢迎光临凤阳县政协网站!
网站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我县台资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浏览次数:14675      发布时间:2015-03-02

 

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台资企业健康发展,7月2日,由滁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和我县政协港澳台侨界部分委员组成联合调研组,在市政协副主席高迁和县政协副主席高有才的带领下,对我县台资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台资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县是滁州市台资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全县共有台资企业10家,其中规模以上的台资企业2家。台玻安徽有限公司是由世界500强、全球五大玻璃企业之一的台玻集团兴建,占地860亩;凤阳华众玻璃有限公司是由台湾华夏玻璃集团投资建设,公司占地500亩。这些台资企业主要特点,一是单个项目投资总额大。台玻安徽有限公司总投资1.95亿美元,注册资本6500万美元;凤阳华众玻璃总投资1亿美元。二是产业特色明显。全县10家台资企业中5家是有关石英沙深加工及玻璃制品企业,石英砂深加工及玻璃制品已成为主导产业。三是项目科技含量显著提升。台玻安徽有限公司一期投产项目采用新一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和国外先进的玻膜技术,生产的优质浮法玻璃可用于制镜、钢化、中空、夹层、镀膜等深加工和复合加工。凤阳华众一期工程具有从美国、德国、日本引进的先进工艺、技术水准和生产设备,配备有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配料房,生产线后道检验采用CLM综合计算机检测设备。四是为我县经济发展和就业作出了贡献。凤阳华众2013年实现产值9000万元,上交税金800万元,今年1—6月,完成产值5000万元,上交税金300万元。同时安排360个就业岗位。台玻用工250人,今年1—5月份完成产值2亿元,销售收入达1.6亿元,上交税金200万元。

 

二、台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销售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变小。因受房地产等建筑行业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台玻等以玻璃建材制品加工为主的企业销售额急剧下降,产能过剩,库存压力增大。华众生产的日用玻璃,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虽然保持稳定,但售价竞争激烈,企业利润大幅降低。

(二)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负担过重。受原材料涨价、运输(油价)成本上涨,以及工资增长、社保五险、税负过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负担加重。同时,目前土地使用税由4元/㎡调增为10元/㎡,也增加了企业负担,影响了投资。

(三)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人才流失增加。一方面,一些人在台资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积累了经验,掌握了技术,由于待遇的问题、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生活环境等问题而跳槽;另一方面,季节工现象严重,夏季高温和农忙时节很难留住人,劳动合同只对企业有约束,对个人无效,很难单个依法追究。

(四)发展用地不足,再建扩建项目受困。台玻硅砂深加工生产线130亩土地指标尚未落实,华众二期工程用地存在一些遗留问题,这些都对后续建设产生影响。

(五)政策支持有待加强,保障措施需要落实。如扶持台玻发展的专项资金和台玻厂区回填平整专项资金尚未落实,洪武变电站至台玻供电线路双回路供电不能保障,今年6月份连续停电5次,对企业生产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对加快台资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服务理念,帮助台企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台资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政治高度,充分认清促进台企发展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建立健全由县台办牵头,工商税务、土地金融、发改委和招商局等部门参与工作协调机制,切实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对台资企业不应有的干预,不规范的收费和不文明的执法行为的发生。特别是要根据发展要求,转变服务方式,把拼土地拼税收变为拼服务拼环境,创造适应台企发展的社会环境、产业环境、人文环境和服务环境,让台资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并且发展得好。

(二)积极扶持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我县台资企业总体上存在技术研发能力不够,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面临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组织力量,对台资企业进行诊断和辅导,根据市场技术、资源等条件的变化,对产业的选择,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适时适度调整优化,积极支持和帮助他们实现转型升级。特别是要结合台玻、华众二期工程建设计划,加大对台资企业技术创新和环保、安全生产投入的支持力度,对企业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加大环保和安全生产等购置的设备、研发投入等,有针对性地在申请、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补助。与此同时,要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加强品质管理,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三)打造承接台资转移平台,注意引进产业关联度大的项目。为了整合上下游供应链,华众二期拟将上海华宏模具厂迁至凤阳,同时,为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准备把无锡总部一并搬迁过来。因此,建议在县工业园或硅工业园设立台资产业园,打造台资转移和集聚平台,并对入驻园区的台资企业从注册、增资到后期变更均由园区管理部门代办或领办,对台资企业招聘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调转、落户,子女就读、就医和台湾居民居留和出入境,驾驶执照、购房等融入社区方面提供方便。在对台招商引资中要突出产业链的重要性,在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大在高端硅玻璃、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及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引进一批规模较大、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形成“引进一个,影响一批,带动一片”的产业集群效应。

(四)加大支持力度,认真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在融资上,要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降低现有政策性担保机构对台资企业贷款的门槛,鼓励金融机构探索灵活多样的贷款方式,努力提高台资企业借贷成功率。有关部门要协调银信部门对凭土地证、产权证等有效证照的台企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并在规范企业财务的基础上,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抵押物种类等新的服务品种。在用地上,要充分利用凤宁产业园的用地指标,优先保证台资再建扩建项目的需要,但同时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贡献率,严防土地闲置,并以此降低土地使用税。在供电方面,要加快在建变电站建设,确保供电线路双回路供电的落实。建议由政府牵头,协调园区和供电部门,抓紧解决台资企业生产用电问题。在社保费率上,适当地阶段性降低台资社保缴费比例,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在用工上,要帮助和鼓励台资企业稳定用工岗位,并根据实际,采取在岗培训、轮岗轮休、协商薪酬等措施,动员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同时,要加强台资企业用工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不断改善劳资关系,努力营造栓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创新服务理念,提高诚信意识和工作效率,是服务台资企业的着力点,承诺的一定要兑现,办不到的不得许愿。尤其是在逐步取消已实行多年的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的情况下,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给台商作好宣传解释工作,消除思想疙瘩。

 

 

 

 

                          县政协港澳台侨文史委员会

                              201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