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4775 作者: 县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9-07-26 |
7月24日,县政协副主席杜传来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同志,先后深入临淮关镇、官塘镇,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临淮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场观看了该镇群众表演的旱船、腰鼓、唢呐等民间吹打乐演奏,观赏了民间艺人唐家善的濠州剪纸艺术展示,调研组一行予以高度评价。在官塘镇现场观看了当地群众表演的花鼓灯,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姚登兆和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在调研座谈中,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汇报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情况,参加调研的委员就我县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我县历史悠久,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文化底蕴十分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目前,全县共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凤阳花鼓、凤阳民歌),省级非遗项目3项(凤阳凤画、凤阳花鼓戏、凤阳楼西回民锣鼓),市级非遗项目6项,县级非遗项目23项,数量居全市第一。现有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10名、市级传承人18名、县级传承人50名。
座谈会上,缪传凤副县长就如何做好下一步非遗工作,要求相关部门要做到“两个增强”:即坚持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树立“两个理念”,即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把非遗保护、挖掘和传承紧密联系实际、扎根群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坚持把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理念,促进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创新发展。不断增加投入,保障此项工作更好地开展。杜传来副主席在总结时强调:一要高度重视,深化认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摆上更加重要位置;二要科学谋划,多措并举,部门联动,切实提高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要注重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品牌,把非遗保护与传承和大文化、大旅游有机结合,融入凤阳历史文化名城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及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增强凤阳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四要充分发挥广大政协委员作用,为保护、传承和开发好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智慧和力量。(县政协 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