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8342 作者: 县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7-12-26 |
中国共产党界别——雷 平
根据会议安排,我的发言题目是关于做大做强我县电子商务企业的建议。
县商务局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牵头单位,近年来高度重视,全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企业建议汇报如下:
一、我县电商企业发展概况
(一)主要电商指标
据统计,我县境内电子商务企业达800余家,其中阿里巴巴、中国邮政建设的村级电商服务站达318家,建成1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2个农村物流配送中心,2017年电商销售额预计达13亿元。
(二)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凤阳县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凤阳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凤阳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等文件,每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电子商务发展,其中,从中切块600万元用于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重点支持电商产业园、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村级电商服务站、人才培训以及相关服务体系建设。
二、开展主要工作
(一)推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凤阳县隆盛电子商务产业园坐落在临淮关镇浙商工业园内,占地37000平方米,目前入驻电商及配套服务企业25家,26000平方米的钢构厂房和9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全部投入使用,今年以来,园区销售额达到1.5亿元,提供300个就业岗位。县政府先后授予隆盛电子商务产业园为“凤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 和“互联网+快递物流园”称号,鼓励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凤阳县电子商务协会挂牌在电子商务产业园运营。凤阳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也在该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并且已挂牌运作。
(二)加大招商力度,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凤阳。一是县政府与阿里巴巴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农村淘宝项目,县级服务中心建成运营,设立70个村淘服务站,今年以来销售额达到5969万元,其中农产品上行1377万元 ,今年以来先后荣获6.18促销活动最佳效能团队、“双十一”活动王牌县域、先锋团队奖、无线冠军等称号;二是北京恩源进驻小岗,与小岗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凤阳县小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小岗互联网+农合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公司业务收入达1亿元。三是县政府与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推进中国高脚杯产业电子商务基地项目建设,用于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脚杯产业集群电子商务集聚区和电子商务培训基地,今年以来销售额达到4500万元;四是县商务局与县邮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村邮乐购”建设,目前已在全县设立249个中国邮政便民服务站。
(三)加强培训,提升电商服务技能。邀请阿里、恩源、北京美客、安徽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举办电商培训18场次,培训2100多人次,重点组织农村青年、农业合作社、各类企业等培训,带动180多名农村青年开设网店,扩大了农村电商发展主体。
三、工作亮点及成效
(一)凤阳县在阿里巴巴6.18促销活动中荣获最佳效能团队。
(二)凤阳县作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全国首个农资定向贷试点县,成功放贷50多万无息贷款。
(三)凤阳县在“双十一”活动中荣获王牌县域、先锋团队奖、无线冠军等称号。
(四)凤阳县作为安徽首例农村电商服务站个转企业示范县域,已成功转型75家电商企业,帮助当地农产品上行提供优质便利服务。凤阳村淘助力当地大米销售先后在安徽日报、皖东村淘星报上刊登。
(五)“小岗科技中国互联网+农合组织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团队以凤阳县小溪河镇为试点,在小岗村、大庙余村、小溪河村、梨园社区、齐郢村、钟庄村等地开展电子商务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完成“互联网+大包干”版块乡愁会员端APP上线,开通农户店铺2100多户,其中凤阳本地365户(贫困户248户),匹配亲友互助信息,通过亲友网络将贫困户的优质农产品推广销售,有效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
四、存在问题
(一)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我县本土龙头型电商企业和电子商务服务型知名企业缺乏。
(二)电子商务农产品的标准化、可追溯体系、质量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得不到消费者认可,导致农产品上行困难。
(三)发展电商氛围不浓意识不够。传统生产型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发展电商的重要性,我县玻璃企业仅有德力、前力、德勤3家企业开展电商业务,而且也是委托给别人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如凤宝粮油、御膳油脂、绿源实业、鲜福林等公司开展的业务也很少,电商销售额占比不多,其他生产型企业开展的更少。
(四)缺乏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按照《安徽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建设规范和工作指引》要求,我县规范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还没有正式建立,运营单位尚未确定,目前仍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中心作为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运营。
(五)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公司)。我县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大部分没有受过职业培训,对网络店铺管理、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等营销手段缺乏系统认识,阻碍了我县工业产品、农特产品、旅游产品在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
五、做大做强的建议
(一)完善电商配套政策,健全电商发展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优势,补齐电商发展短板,激励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二)加快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和溯源体系建设。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发挥质量品牌效应,提升市场价值,解决好农产品“上行”难的瓶颈,建立凤阳县农产品安全体系,带动全县农特优产品上线。
(三)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确定运营单位,打造电商平台、整合电商资源、孵化电商企业,有序推进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四)加强宣传和培训,营造电商发展氛围。利用媒体并深入企业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国家、省市县电商发展扶持政策,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电商知识、技能人才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积极引导生产型企业转变发展思路,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重要意义,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发展电商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