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凤阳县政协网站!
网站首页 / 建言献策
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委员发言材料)
浏览次数:5206      发布时间:2014-03-14

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中共界别委员—县水务局局长 王从武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就指出,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如何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使我县有限的水资源总量更好地承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一、水资源状况

中国是个贫水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 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位列世界第125位,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安徽是个贫水省,人均水资源量1204 m3,约居全国第14位。滁州是个贫水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87立方米。凤阳是个贫水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04亿m3,人均水资源量400 m3,不足全国人均的1/5,且年际变化大,年内和地域分布不均。全县地域上优质水源多集中于南部丘陵区。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虽处淮河岸边,但水资源紧缺,水资源的承载量制约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农业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与水环境恶化趋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水资源短缺。我县各类蓄水工程和优质水源多集中于南部丘陵地区,而经济带主要集中于淮河沿岸,人口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水资源使用粗放。我县水资源存在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农业上,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灌溉水利用系数低,都是大水漫灌。据不完全统计,农业年亩均耗水量达1000m3以上;工业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主要指标与省、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工业争抢人饮的优质水源现象依然严重;社会上,因为水价过低造成社会节水观念淡薄,节水意识差,水资源利用率总体不高。

三是受各种污染源的影响,饮用水源急需保护。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力度,但水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饮用水源地水源受到各种人为活动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库上游汇水区内农田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面源污染加剧,水库型饮用水源地呈富营养化趋势,城镇供水水源单一,应急供水储备能力不足。

四是城市配套设施滞后,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规划没有严格的水资源论证。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根据《凤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将达到28万人,2020年将达到33.9万人,2030年将达到47.6万人,人口数量急增,导致饮用水需求剧增,原有的供水设施超负荷运转,自来水厂扩建赶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府城地区供水管道建于1983年,跑冒滴漏严重;水源泵站和三处增压泵站目前还是单线路供电,保障率不高;凤阳山水库至五里庙的原水管道单管道运行多年,受沿线人为因素,管道经常毁损,直接影响府临门三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两个工业园区的正常生产。
    三、意见和建议

面对我县水资源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我县必须紧紧围绕打造“四个水利”,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要打造工程水利,把水留住、把水用好。继续加快对濠河、板桥河和小溪河等中小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利用农村河沟清淤、塘坝扩挖、小水库加固和小型泵站更新改造的机会,实施河、湖、库联网,充分把水留住,切实把水用好。同时,逐步建立水权制度,探索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制定水资源调配方案,统一调度各类水源。

二要打造资源水利,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按照灌区清渠、岗丘改塘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大力实施中型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水的利用率。依托淮河,科学调蓄外水,合理利用内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形成4座中型水库和133座小水库为源,渠道为线,塘坝为点的水资源利用格局。鼓励并积极推进节水型企业、学校、社区和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将用水定额作为核定用水计划的重要依据,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加强用水在线监测的约束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大力推广节水新产品、新工艺,逐步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产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着力构建节水型社会。

三要打造民生水利,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着力推进农田水利恢复性建设,重点是做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步伐,着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严格水功能区监管,开展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管理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查管理,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饮用水水源管理,开展备用水源地建设,完善饮用水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增强防御突发污染事故和应对特殊干旱等风险的能力。组织好农村水系治理,改善水环境,维护河湖生态健康,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四要打造生态水利,增强水资源论证的约束力。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地和湿地保护,对污染严重的濠河实施健康生态修复。进一步加大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根据区域规划,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时,应编制水资源规划。工业园区、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布局和美好乡村建设等重大建设项目和布局,应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使我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承载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为加快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国务院和省政府都出台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设立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纳污总量控制三条红线。根据省、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到2015年,我县用水总量控制在3.049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66 m3,农业利用水系数为0.52,全县人均总量只有400 m3,只占全国人均的19%。

凤阳是我们的家园,要保持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要靠政府的强力推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利用此次委员发言的机会,使全体委员了解我县水资源的紧缺程度,进而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节约和宣传,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设定的“三条红线”,条条成为“高压线”。